觀點
← 回到專題你會僱用史蒂夫 賈伯斯嗎?
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聘請這位創意天才似乎是顯而易見的選擇——他構想並推動了 iPhone 和 iPad 的誕生,以 iPod 顛覆了音樂產業,憑藉 Pixar 重塑了動畫電影,並將 Apple 打造成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市值比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高出 40%。
但如果回到當初,你真的會聘請這位衣衫不整的輟學生嗎?這個外表像嬉皮士、氣味刺鼻到讓 Atari 只能將他安排在夜班,以安撫那些抱怨他極少洗澡或使用體香劑的同事?
或許這樣的描述有些不公平。當時,史蒂夫.賈伯斯獲得第一份工作的唯一憑藉只是他對科技的早期興趣,這並非什麼特別突出的資歷。然而,他的問題遠不止於體味和外表。沃爾特.艾薩克森在他的傳記中形容賈伯斯「操控人」、「無理」、「傲慢」、「苛刻」、「易怒」、「冷酷無情」、「愛管閒事」、「指責他人」、「擾亂秩序」、「使人沮喪」且「不合群」。他時常直接告訴別人:「你這個笨蛋。」甚至在重要會議上把赤腳放在桌上。他既不是優秀的工程師,對科技也沒有深入理解,並且是個「糟糕的管理者」。
你可能會猶豫是否要給他機會,但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錄用他。因為賈伯斯正是杜拉克核心管理理念的完美例證:
應根據人才的優勢來聘用,而非僅僅看他們是否沒有缺點。
杜拉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指出,回避缺點最多只能帶來平庸。從艾薩克森的描述來看,賈伯斯擁有極大的缺點——但同樣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他的優勢包括:對完美的極端追求、能夠在消費者自己尚未意識到之前就洞察他們的需求,並對員工有著無可妥協的高標準。他是一位富有魅力的領導者,能夠激勵人們突破自我極限。
賈伯斯只是眾多偉大領袖之一,他們都未必擁有傳統的商業資歷。
大衛.奧格威在 1971 年曾寫給一位高階主管這封備忘錄:
有任何廣告公司會聘請這個人嗎?
他 38 歲,失業中。他輟學,曾做過廚師、推銷員、外交官和農夫。他對行銷一無所知,也從未寫過任何廣告文案。在 38 歲的年紀時,他聲稱自己對廣告業有興趣,願意以每年 5,000 美元的薪資開始工作。
我懷疑任何美國廣告公司會聘請他。
然而,一家倫敦廣告公司聘請了他。三年後,他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文案撰寫人,並最終創辦了世界第十大廣告公司。
這則故事的啟示是:有時候,廣告公司應該在招聘時更加富有想像力,勇於突破常規。
這位牛津大學輟學生最終徹底改變了廣告業,使其更加專業——將品牌與品牌管理納入行銷語彙、將消費者研究引入廣告開發、推崇直效行銷,也就是互聯網行銷的前身,並強調對消費者的尊重。奧格威的廣告公司後來成為全球第三大廣告公司,並可能是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
另一起典型案例是艾倫“艾斯” 格林伯格(Alan "Ace" Greenberg)。這位叼著雪茄、穿著短袖的交易員,憑藉對傳統學歷的不屑態度,成功帶領熊市證券(Bear Stearns)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投資銀行之一,儘管在後來其繼任者的管理下倒閉。1981 年,他曾給合夥人發出一則備忘錄,談及如何挑選人才:
「近來,許多公司都在高調招聘擁有 MBA 學位的學生。但我們應該堅持過去讓我們成功的策略。我們的首選仍是從內部晉升。如果有 MBA 學歷的求職者來申請,我們不會因此淘汰他們,但我們真正想找的是擁有 PSD* 學位的人。這些人才建立了我們的公司,而競爭對手似乎只願意聘請 MBA。」
PSD 代表「貧窮(Poor)、聰明(Smart)、渴望致富(Deep desire to be rich)」。
那麼,如何找到這些未受傳統學歷加持的優秀人才?
矽谷 Cypress Semiconductor 創辦人兼 CEO T. J. Rodgers 曾表示,公司不應依賴人力資源部門來尋找工程人才,而應由高層管理者親自挖掘業界最優秀的人才。
事實上,最優秀的人未必畢業於最頂尖的學校。在與 Coopers 合併為 PwC 之前,Price Waterhouse曾調查其高管的母校,發現他們並非來自所謂的「A 級學校」,而更多來自「B 級」甚至「C 級」學校——儘管這並未改變他們的招聘標準。
麥肯錫(McKinsey)前管理合夥人 Ron Daniel 高度重視人才招聘,每年親自參與 20 天的校園招聘。他認為,這不僅是為了找到最好的人才,更是向公司傳遞明確的訊息:人才至關重要。
同樣,史蒂夫.賈伯斯並非從商學院學習管理,而是從經驗中學習。他曾被 Apple 逐出,隨後投入 NeXT 和 Pixar。「真正的學習經驗」,艾薩克森寫道,「來自那些驚艷市場卻慘敗的產品。」
賈伯斯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還因為他願意向他人學習——他向保羅.蘭德(Paul Rand)與貝聿銘(I.M. Pei)學習設計,研究包浩斯學派,向拉夫.勞倫(Ralph Lauren)學習高端零售,並從 Gap 的米奇.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那裡學到如何掌控產品的整個銷售流程。
最終,這位曾在父母車庫創業的年輕人,創造了一系列顛覆產業的產品,並建立了兩家全球最受敬仰的公司——Apple 和 Pixar。他不僅是一位創意天才,更是一位世界級的企業領袖。
問題是:沒有賈伯斯,Apple 是否仍能長久繁榮?他最具遠見的決策之一,或許是成立 Apple University,以制度化他的決策風格。那麼,你願意聘請 Apple University 的畢業生嗎?
喬布斯與奧美之間展現了有趣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曾輟學,未能完成大學學業;他們都將自己創立的公司視為最重要的成就,並認為培訓對企業的長遠成功至關重要。喬布斯創立了「蘋果大學」,以制度化他的決策風格;奧美則借鑒了麥肯錫的培訓計畫,為奧美廣告(Ogilvy & Mather)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即便在他退休並經歷數次管理層更迭後,奧美廣告依然是業界備受尊敬的領導者,其品牌名稱至今仍沿用他的姓氏。